汽车工程学院现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获批江苏省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示范专业、江苏省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徐州市品牌特色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以上学位50人,高级职称20人,双师比达到90%。有江苏省产业教授3名、企业兼职教师18人,柔性引进“江苏工匠”周士皆为我院高技能人才,培育大国工匠引领的“双师型”教科研团队。教师曾获得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开发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编写教材20余部,其中“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3部;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课程1门,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校级在线课程15门,打造虚实结合、共享开放、线上线下、动态更新的教学资源平台。
学院教学科研平台高。拥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光储充一体化柔性微电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2个徐州市工程研发中心——徐州市电流变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徐州市新能源与节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建成了“真实企业环境+生产装置实操+虚拟职能运行” 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基地,包括汽车电控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现代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室、光伏器件加工与应用实训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19个,累计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有50家校外实践基地,实训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能满足专业群教学需要,为培养符合汽车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学院校企合作成效显著。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共建教学运行与质量评价体系,依据合作企业需求、培养过程中学生岗位面向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灵活选择教学模块及教学组织形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与吉利汽车、鹏鼎控股等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合作案例获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1项。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好。近年来,学生申报专利10多项,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多项,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赛、省赛获奖20多项,其中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专业群学生评价高、满意度高。
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强。围绕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建立教学资源网络,初步形成开放的教育资源,对接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的技术服务网络,向社会、企业提供远程教育培训与技术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年教育培训企业员工、社会再就业或转岗人数在2600人次以上。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承接市级以上课题10余项,开展横向技术服务30余项,年到账经费120万元。
汽车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承“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校训,弘扬“自强、务实、协力、争先”的学校精神,践行“立信、修德、笃学、尚行”的理念,团结奋进,拼搏奉献,勇于创新,持续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